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发方向
腐蚀防护涂料及涂装工程
阴极保护技术及工程
缓蚀剂与水质稳定剂
耐蚀合金材料
表面处理与强化技术
腐蚀监检测技术、仪器及工程
工程结构的失效分析、服役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
当前栏目:表面处理与强化技术 回到首页
轻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项目组
2018-09-30  |          【 】【打印】【关闭

  研发方向:表面处理与强化技术

  

一.简介

  主要从事轻金属(镁、铝、钛)的腐蚀防护、各种金属的表面处理、材料的腐蚀失效评价研究。镁合金腐蚀防护研究包括镁合金的微观腐蚀机制、耐蚀型镁合金的研发及镁合金表面化学转化膜、微弧氧化、化学镀及生物可降解涂层研究,发展的多种镁合金防护涂层在汽车、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批量应用。表面处理研究包括适用于不同金属材料的电镀,化学镀,化学氧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等。同时,从事材料耐蚀性评价及腐蚀失效分析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项(1项美国发明专利),多项专利已经产业化应用,发表SCI论文一百多篇,承担的课题有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以及与宝钢、空客、美的、一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课题。

 

二、研发方向

  1. 镁合金的腐蚀机制及表面防护

  2. 铝合金的腐蚀机制及表面防护

  3. 钛合金的腐蚀机制及表面防护

  4. 金属表面处理(化学镀,电镀,氧化等)

  5. 金属材料的腐蚀失效评价

 

三.应用/业绩

  三种已产业化应用的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1. 无铬转化膜

  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膜层均匀致密,通常作为预处理层,与漆膜结合力好,涂漆划差样品盐雾测试1000小时未失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世界范围挑选11种镁合金预处理层,耐蚀性在美国第三方盲评,本组开发的无铬转化膜耐蚀性位居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2010年开始用于中国一汽镁质发动机罩盖的表面防护。

转化膜处理后的一汽镁质发动机罩盖

  2. 微弧氧化膜

  采用新型电解液,制备出陶瓷结构自封孔微弧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蚀和耐磨性,欧洲空客检测结果“盐雾336小时未腐蚀,涂漆划差样品3000小时未腐蚀”,耐蚀性比传统微弧氧化膜提高3-5倍。该技术目前已应用于轨道交通及航空航天领域镁合金部件的表面防护。

微弧氧化处理后轨道交通用镁合金部件

  3. 多功能化学镀

  是一种金属镀层,与镁基体结合力好,镀层表面均匀,无起泡现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满足地面存放时的保护性及太空各种复杂环境,该技术在十多个重要型号航天器中使用超过3000件,包括天宫、嫦娥、天绘等。

化学镀后镁质航天器部件

 

四.项目组长或学术带头人简介

  宋影伟,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理事,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金属涂镀层技术分会委员,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国际期刊“Innovations in Corrosion and Materials Science”编委,《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杂志编委。2018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6年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镁合金的腐蚀防护及提高使役性能的关键技术,排名第三)”,2015年荣获“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在Corrosion 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七十多篇,总计SCI他引超过2000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包括美国专利1项)。发表在Materials Letters 上的论文被Elsevier出版社社评为“Top Cited Article 2007 to 2011”,发表在“Surface Engineering”的论文被国际出版单位Maney Publishing评为该杂志的“Key article”,荣获辽宁省金属学会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以与宝钢、空客、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

 

五. 联系方式、合作方式

  技术咨询与服务,产品销售,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生产。

  联系人: 宋影伟

  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或手机):024-23915897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萃路83号  
电话:024-24500105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辽ICP备05005387号-8